第一批在鹤岗买房的人正在撤离:房子4万,工资1800,开不起暖气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黑龙江,有一座叫鹤岗的小城,它最近因为"白菜价"的房子而备受关注。
4万就能买套房,简直是其他城市人梦寐以求的"价格屠夫"。
但就在众多购房者趋之若鹜地涌入时,第一批买房的人却开始悄悄撤离。
他们发现,梦想中的"桃花源"并非想象中的模样。工资只有1800,房子再便宜又有何用?供暖都成了奢侈。
在这个"鹤岗悖论"的背后,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经济问题呢?
一、鹤岗房价为何如此之低
鹤岗,这座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的小城,近年来因房价之低而闻名全国。在这里,区区4万元就能买下一套房子,比一个LV包包的价格都要低。
这简直就是都市人心中的"房价洼地",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但让我们先摒弃偏见,冷静地分析一下,鹤岗房价"白菜化"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
鹤岗位于黑龙江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这里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度。
据权威机构调查,鹤岗常住人口只有30余万,远低于大多数地级市。
说到经济,就不得不提鹤岗的支柱产业——煤炭。
上世纪,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鹤岗曾是黑龙江省的重要能源基地和工业城市。
随着煤炭行业的衰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大量煤矿关闭,数以万计的煤矿工人失业。
一个曾经繁荣的"黑色城市",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工业的衰退直接导致了人口的流失。2010年至2023年,鹤岗常住人口减少了13.5%。
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数是20-45岁的青壮年。这意味着,鹤岗正在加速老龄化,劳动力资源不断流失,城市活力日益衰减。
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住房需求的下降,房价也随之"跳水"。
除了需求不足,鹤岗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供给过剩的问题。
2012年至2023年,鹤岗经历了一轮房地产开发热潮。
大量新建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受制于当地有限的购买力,大量房源却无人问津。
据统计,2023年鹤岗商品房待售面积高达115万平方米,相当于近3年的销售总量。供大于求,自然导致房价一路下跌。
本应只是个普通的三线城市,鹤岗却成了全国房价洼地的代名词。
表面上看,鹤岗的房子是"白菜价",但实际上,这反映出这座城市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和人口危机。
低房价不是福音,而是一记警钟,敲醒了人们对鹤岗发展前景的担忧。当年那些"4万买房"的购房者,如今又身处怎样一种境地呢?
二、为何买了房子又选择撤离
闻听"4万就能买房",不少人怀揣着美好的憧憬,背上简单的行囊,义无反顾地杀向鹤岗。
他们或许幻想着在这里开启新的人生篇章,过上"诗和远方"的慢生活。当梦想照进现实,他们发现情况并非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据媒体采访,不少购房者都表示,当初决定在鹤岗买房,主要是看中了"白菜价"的房子,以及当地宜人的自然环境。
一位来自上海的购房者小张说:"我在上海奋斗多年,却连个厕所都买不起。听说鹤岗几万块就能买房,我想都没想就辞职来了。"
但让小张没想到的是,低廉的房价背后,是就业机会的匮乏和工资水平的低下。
"在鹤岗,普通工人一个月只能挣1800左右。我在这里根本找不到体面的工作,生活质量大大下降。"
除了就业问题,高昂的生活成本也让许多购房者苦不堪言。
鹤岗地处高寒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为了御寒,居民不得不支付高额的供暖费用。
一位东北本地的购房者王女士抱怨道:"冬天得开半年地暖,煤炭费用太高了,几乎占去了家庭收入的一半。房子是便宜,但生活成本却不低啊。"
除此之外,鹤岗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也相对落后,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更是凤毛麟角。
对于许多有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困扰。
鹤岗"白菜房"的故事,绝非个例。在许多类似的"房价洼地"城市,都曾上演过类似的剧情。
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房价过低往往意味着当地经济发展前景不佳,就业机会有限,居民收入水平较低。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人口流失和城市衰退。换句话说,房子便宜,但生活却很"贵"。
对于那些冲动买房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低估了生活成本和就业问题,高估了低房价带来的收益。
当梦想照进现实,他们发现自己陷入了"低收入、高支出"的窘境。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脚投票",带着一纸契约和满腔失望,悄然退出这场"淘房"游戏。
鹤岗的故事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房价低,并不意味着宜居宜业。城市的房价,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当地的经济土壤之中。
只有产业兴旺,就业稳定,居民收入提高,房地产市场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再便宜的房子,也可能成为压在购房者身上的一座大山。
结语
鹤岗房价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梦想与现实的寓言。它警示我们,在追逐"白菜房"的幻梦时,切莫忽视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房价虽低,但就业困难、收入微薄、公共服务滞后,这样的"房价洼地"恐怕难以成为理想的安居之所。
每一座城市的房价,都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那些产业兴旺、就业充足、收入稳定的城市,才是房地产市场的沃土。否则,再便宜的房子,也可能成为压在购房者身上的一座大山。
鹤岗的教训发人深省。它提醒我们,在选择安居之所时,不能单纯追求低价,而应全面考察当地的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生活成本等因素。只有城市经济充满活力,人才不断涌入,房地产市场才能健康发展,成为居者的安乐窝。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