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中国人都不买房了!这才是房奴的悲哀,看完都哭了!

咸宁楼市发布 2024-07-22 10:21:2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在这种背景下,2023年4月,我国楼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在过去一年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控,调控次数高达900次。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开发商采取了一种有损自身信誉的策略即过度偷工减料…

当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已解除了限购令,旨在刺激购房需求的恢复。然而,中国民众已不再将购房作为首要投资方向,这直接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困境。那么,为何现阶段中国消费者普遍缺乏购房意愿呢?

首先,房价过高是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房价处于持续攀升状态,这使得原本经济压力较大的人群更加难以承受,从而放弃购房计划。其次,部分富裕阶层已拥有足够的房产,他们不会再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对于有购房资格的人群而言,他们在房价频繁上涨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购买信心。若房价有所回落,他们可能会重新考虑购房,但目前看来,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较小。

为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政府需要对房价进行适当调整。当前,许多房价已超出了民众的购买力范围,且房屋销售对象范围过窄,这两者共同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2023年4月,我国楼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为应对这一局面,我国在过去一年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控,调控次数高达900次。在此过程中,不仅解除了限购,还降低了首付比例,部分地区甚至下调了房贷利率。此外,一些地方因房地产市场发展滞后,上调了公积金贷款额度。然而,从目前情况看,民众的购房意愿已明显降低。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1月,我国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4%,商品房销售额仅为11.86万亿元。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市场无疑极具挑战性,另一个因素则涉及二手房。如今,越来越多人选择购买二手房而非新房,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四点相关:

首先,居民债务负担过重,在2008年已高达18%;

其次,自疫情以来,就业环境严峻,居民收入下降,无力再购房;

第三,房地产市场发展不景气,许多大型房企出现违约或烂尾楼现象,令部分购房者信心受挫;

最后,消费者担心房价大幅下跌,自己购买时价格较高,而他人购入时价格较低,从而引发心理失衡。

而针对这一现象,一些开发商采取了一种有损自身信誉的策略即过度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从而引发购房者对房屋质量的担忧。要改善这一状况,需提高房地产市场的质量。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